
註一: 然而在同一期中, 貝氏擬態的發現者Henry Walter Bates亦於339-355頁根據Swinhoe所採集的甲蟲發表了一篇專文, 因此論發表的先後順序來說, Bates的這篇文章應該才是第一篇有關台灣昆蟲的科學性記述.
註二: Wallace在描述Terias vagans的時候引用了台灣與印度的標本作為模式標本, 然而經過我們在大英自然史博物館的檢查發現應該被指定為選模標本(lectotype)的台灣產標本可能已經遺失, 而是否指定一個新選模(neolectotype)則牽涉黃蝶屬複雜的分類歷史, 亞種劃分, 與命名規約, 這個疑難將在未來由我們與師大生科系徐堉峰教授嘗試解決.
註三: 由於nisa的模式標本在過去幾乎沒有人檢查過, 因此在1992年的台灣鱗翅目昆蟲誌上, 白水隆與上田恭一郎把"Zizina nisa"當成一個存疑種. 我們在檢查過模式標本後確認此種與Famegana alsulus (Herrich-Schaffer, 1869)同種, 但是因為其中還會牽涉複雜的命名規約議題, 因此有待我們與徐老師的研究發表後才能確立那一個學名是有效的.